重学计算机网络之以太网

06-02 1179阅读

一:历史发展进程

  1. DIX EtherNet V2 战胜IEEE802.3成为主流版本。
  2. 总线型交换机拓扑机构代替集线器星型拓扑机构

    重学计算机网络之以太网

1990年IEEE制定出星形以太网10BASE-T的标准**802.3i**。“10”代表10 Mbit/s 的数据率,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,T代表双绞线。实践证明,这比使用具有大量机械接头的无源电缆要可靠得多。由于使用双绞线电缆的以太网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,因此粗缆和细缆以太网现在都已成为历史,并已从市场上消失了。
  1. 总线型交换机拓扑结构到环形交换机拓扑机构
总线以太网使用CSMA/CD协议,以半双工方式工作。但以太网交换机不使用共享总线,没有碰撞问题,因此不使用CSMA/CD协议,而是以全双工方式工作。既然连以太网的重要协议CSMA/CD都不使用了(相关的“争用期”也没有了),为什么还叫作以太网呢?原因就是它的帧结构未改变,仍然采用以太网的帧结构。

二:扩展以太网

内容形式
物理层上扩展双绞线、光纤
数据链路层扩展网桥、交换机

三:高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

  • 高速以太网

    速率:达到或超过100MB/s

    重学计算机网络之以太网

  • 吉比特以太网

    速率:达到或超过1GB/s,只工作在全双工。

    重学计算机网络之以太网

    四:虚拟局域网(vlan)

    最后面的12位是该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符VID(VLAN ID),它唯一地标志了802.1Q帧属于哪一个VLAN。12位的VID可识别4096个不同的VLAN。

    动态划分:MAC,网络协议,IP组播,策略,用户定义
    静态划分:交换机的端口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 图片声明: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,觅知网授权图片,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,360,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,如有侵权的图片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。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