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QL注入与安全问题:如何避免在 MyBatis-Plus 中出现 SQL 注入漏洞?

06-01 1192阅读

目录

SQL注入与安全问题:如何避免在 MyBatis-Plus 中出现 SQL 注入漏洞?

一、什么是 SQL 注入?

示例:SQL 注入攻击

二、MyBatis 中的 SQL 注入风险

风险示例

SQL 注入的典型风险

三、如何避免 SQL 注入?

1. 使用 MyBatis-Plus 的 Wrapper 对象

使用 QueryWrapper 构造查询条件

QueryWrapper 优势对比

2. 使用参数化查询

使用 @Param 注解的例子

3. 开启 MyBatis 的 SQL 注入防护功能

开启 MyBatis 注入防护功能

SQL注入与安全问题:如何避免在 MyBatis-Plus 中出现 SQL 注入漏洞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. 使用 MyBatis-Plus 自带的自动分页插件

5. 过滤和校验用户输入

SQL注入与安全问题:如何避免在 MyBatis-Plus 中出现 SQL 注入漏洞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四、总结


在开发过程中,SQL 注入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,尤其是在构建动态 SQL 时。SQL 注入攻击能够让恶意用户通过输入恶意 SQL 代码,操控后台数据库,造成数据泄露、篡改甚至删除数据。本文将深入探讨 SQL 注入的原理、如何在 MyBatis-Plus 中避免 SQL 注入风险,并介绍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防护策略。

SQL注入与安全问题:如何避免在 MyBatis-Plus 中出现 SQL 注入漏洞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什么是 SQL 注入?

SQL 注入(SQL Injection)是一种攻击技术,攻击者通过将恶意的 SQL 语句插入到应用程序的输入中,从而改变原有的 SQL 查询逻辑。由于动态拼接 SQL 语句时未对输入参数进行过滤和校验,攻击者就能够执行任意 SQL 操作,甚至能够获取、修改或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。

示例:SQL 注入攻击

假设我们有一个登录功能,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:

public User login(String username, String password) {
    String sql = "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= '" + username + "' AND password = '" + password + "';";
    return jdbcTemplate.queryForObject(sql, User.class);
}

如果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未进行任何处理,攻击者可能通过以下方式来绕过验证:

  • 输入用户名:' OR 1=1 --
  • 输入密码:任意内容

最终拼接出的 SQL 语句将变成:

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= '' OR 1=1 --' AND password = '任意内容';

由于 OR 1=1 总是成立,这条 SQL 会绕过身份验证,攻击者成功登录。

二、MyBatis 中的 SQL 注入风险

在 MyBatis 或 MyBatis-Plus 中,常见的 SQL 注入风险通常发生在动态 SQL 构造时,尤其是使用 String 拼接查询条件时。比如,开发者为了方便构造动态查询条件,可能会直接拼接用户输入的值。

风险示例

public List searchUsers(String name, Integer age) {
    String sql = "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1=1";
    if (name != null) {
        sql += " AND name LIKE '%" + name + "%'";
    }
    if (age != null) {
        sql += " AND age = " + age;
    }
    return jdbcTemplate.queryForList(sql, User.class);
}

在这个例子中,开发者通过 String 拼接 SQL 查询语句,导致用户输入的 name 或 age 可能会引发 SQL 注入漏洞。

SQL 注入的典型风险

  • 动态 SQL 拼接:开发者直接拼接字符串,未对用户输入的参数进行有效转义和校验,容易导致 SQL 注入漏洞。
  • 缺乏参数化查询:没有使用 SQL 的参数化查询机制,SQL 执行时会把用户输入的参数作为 SQL 语句的一部分。
  • 表单数据缺乏过滤:用户输入的数据直接传入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 图片声明: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,觅知网授权图片,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,360,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,如有侵权的图片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。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