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撕Python三大packages,看了他直接成为数模战神!

06-02 562阅读

新人博主,诚信互三,请大佬们多多支持哦~

个人主页

文章专栏

手撕Python三大packages,看了他直接成为数模战神!

文章目录

    • Numpy 包的导入与基础使用
      • 导入 Numpy
      • `Numpy `基础用法示例
      • Pandas 包的导入与应用
        • 导入 Pandas
        • Pandas 基础操作
        • Matplotlib 包的导入与数据可视化
          • 导入 Matplotlib
          • Matplotlib 绘图示例
          • 总结
          • 总结

            在 Python 的编程世界里,包 (packages)就像是一个个百宝箱,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实用的工具。对于想要进行数据分析、科学计算和数据可视化的初学者来说, numpy、 pandas和 matplotlib这三个包堪称必备利器。它们能极大地提升编程效率,让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任务变得更加轻松。不过,在使用这些包的强大功能之前,我们得先学会如何正确地导入它们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步步深入了解这三个包的导入方式以及基础应用,为开启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奇妙之旅做好准备。

            Numpy 包的导入与基础使用

            导入 Numpy

            numpy,全称 Numerical Python,主要用于处理多维数组和进行高效的矩阵运算。在 Python 中导入numpy非常简单,只需在代码开头输入以下语句:

            import numpy as np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这里的as np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写法,它相当于给numpy这个包取了一个简短的别名。这样一来,在后续的代码中,当我们要调用numpy包中的各种函数和功能时,直接使用np就可以了,既方便又能让代码看起来更加简洁。比如说,numpy中用于创建数组的函数array,我们就可以写成np.array。

            Numpy 基础用法示例

            1. 创建数组:
            arr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print(arr)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这段代码中,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创建了一个包含数字 1 到 5 的一维数组,然后把这个数组赋值给变量arr。最后,使用print()函数将数组打印出来。

            two_d_arr = np.array([[1, 2, 3], [4, 5, 6]])
            print(two_d_arr)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这里np.array([[1, 2, 3], [4, 5, 6]])创建了一个 2 行 3 列的二维数组,第一行是[1, 2, 3],第二行是[4, 5, 6],并将其赋值给two_d_arr变量,再通过print()函数展示这个二维数组。

            • 一维数组:数组在numpy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。创建一维数组时,我们把要包含在数组中的数据,用方括号括起来,作为参数传递给np.array()函数。例如:

            • 二维数组: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一个表格,有行有列。创建二维数组时,我们传入一个由多个列表组成的列表,每个内部列表代表二维数组的一行。例如:

              1. 数组运算:
              arr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  result = arr * 2
              print(result)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这里,arr * 2会将数组arr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乘以 2,得到一个新的数组result,然后打印出这个新数组。

              arr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  sum_result = np.sum(arr)
              print(sum_result)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np.sum(arr)会把数组arr中所有元素相加,得到的结果赋值给sum_result变量并打印。类似地,计算数组元素的平均值可以使用np.mean()函数:

              arr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  mean_result = np.mean(arr)
              print(mean_result)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np.mean(arr)会计算数组arr元素的平均值,并将结果赋值给mean_result变量后打印。

              • 元素级运算:numpy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快速地对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进行运算。比如,我们想把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乘以 2,只需要简单地使用乘法运算符*:

              • 统计运算:numpy提供了许多方便的函数来计算数组元素的统计量。例如,计算数组元素的和,可以使用np.sum()函数:

                1. 数组索引与切片:
                arr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    element = arr[2]
                print(element)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这里arr[2]表示获取数组arr中索引为 2 的元素,也就是第三个元素(因为索引从 0 开始),并将其赋值给element变量后打印。

                arr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    sub_arr = arr[1:3]
                print(sub_arr)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arr[1:3]表示从索引为 1 的元素开始(即第二个元素),到索引为 3 的元素之前(不包括第四个元素),将这部分元素组成一个新的子数组赋值给sub_arr变量,最后打印这个子数组。

                • 索引:通过索引,我们可以获取数组中特定位置的元素。在numpy数组中,索引是从 0 开始的。例如,要获取数组arr的第三个元素:

                • 切片:切片操作允许我们获取数组的一部分。比如,要获取数组arr从第二个元素到第四个元素(不包括第四个元素)的子数组,可以这样写:

                  Pandas 包的导入与应用

                  导入 Pandas

                  pandas是 Python 中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核心库。它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数据结构:Series(一维数据)和DataFrame(二维数据,类似于表格),以及大量用于数据清洗、转换和分析的函数。导入pandas的常用方式是:

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pandas as pd
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和numpy一样,as pd给pandas包取了一个简洁的别名,方便后续在代码中调用其功能。

                  Pandas 基础操作

                  1. 读取数据:
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csv('data.csv')
                  print(data.head())  # 查看前5行数据
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pd.read_csv('data.csv')会读取data.csv文件中的数据,并将其存储为一个DataFrame对象,赋值给data变量。data.head()则是用于查看这个DataFrame的前 5 行数据,方便我们快速了解数据的大致结构。

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excel('data.xlsx')
                  print(data.head())
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同样,pd.read_excel('data.xlsx')会将 Excel 文件中的数据读取为DataFrame对象,data.head()用于查看前 5 行数据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CSV 文件:CSV(Comma - Separated Values)文件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存储格式。使用pandas读取 CSV 文件非常简单。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data.csv的文件,代码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• Excel 文件:pandas也支持读取 Excel 文件。如果有一个名为data.xlsx的 Excel 文件,可以这样读取: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数据筛选:
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csv('data.csv')
                    filtered_data = data[data['column_name'] > 10]
                    print(filtered_data)
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data['column_name'] > 10会生成一个布尔值的 Series,True表示对应行的column_name列的值大于 10,False则表示不大于。然后将这个布尔值 Series 作为索引,从data这个DataFrame中筛选出对应True的行,组成新的DataFrame对象filtered_data并打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csv('data.csv')
                    filtered_data = data[(data['column_name_1'] > 10) & (data['column_name_2'] =='specific_value')]
                    print(filtered_data)
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(data['column_name_1'] > 10) & (data['column_name_2'] =='specific_value')通过&运算符将两个条件连接起来,表示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。同样会生成一个布尔值的 Series,再用它从data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行,赋值给filtered_data并打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基于条件筛选:在数据分析中,我们经常需要从数据中筛选出满足特定条件的行。例如,要从数据中筛选出某一列大于特定值的行。假设data.csv文件中有一列名为column_name,我们要筛选出这一列中值大于 10 的行: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多条件筛选:有时我们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来筛选数据。比如,筛选出某一列大于 10 且另一列等于特定值的行。假设还有一列名为column_name_2,特定值为'specific_value'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数据清理: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csv('data.csv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data.dropna()
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.dropna()会返回一个新的DataFrame,其中所有包含缺失值的行都被删除了,然后将这个新的DataFrame重新赋值给data变量。如果想填充缺失值为某个特定值,比如 0,可以使用fillna()方法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csv('data.csv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data.fillna(0)
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.fillna(0)会将data中所有的缺失值替换为 0,生成一个新的DataFrame并重新赋值给data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 = pd.read_csv('data.csv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['column_name'] = pd.to_numeric(data['column_name'])
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pd.to_numeric(data['column_name'])会尝试将data['column_name']这一列的字符串数据转换为数值类型,如果转换成功,会返回一个新的数值类型的 Series,然后将其重新赋值给data['column_name'],从而更新了data中这一列的数据类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处理缺失值:真实世界的数据中往往会存在缺失值。pandas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处理这些缺失值。比如,要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,可以使用dropna()方法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数据类型转换:有时候数据列的类型可能不符合我们的分析需求,需要进行转换。例如,将某一列的数据类型从字符串转换为数值类型。假设data.csv中有一列column_name的数据类型是字符串,要将其转换为数值类型,可以使用pd.to_numeric()函数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tplotlib 包的导入与数据可视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导入 Matplotlib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tplotlib是 Python 中广泛使用的数据可视化库,它能够创建各种精美的静态、动态以及交互式的可视化图表,让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图形形式展现出来。通常我们使用以下方式导入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的plt是matplotlib.pyplot的简写,通过这个别名,我们可以方便地调用matplotlib中各种绘图相关的函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tplotlib 绘图示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折线图:折线图常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。下面是绘制一个简单折线图的代码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numpy as np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= np.array([2, 4, 6, 8, 10]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plot(x, y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xlabel('X轴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ylabel('Y轴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title('简单折线图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show(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,我们导入了numpy和matplotlib.pyplot。然后,使用np.array()函数创建了两个数组x和y,分别作为折线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据。接着,plt.plot(x, y)函数根据x和y的数据绘制折线。plt.xlabel('X轴')用于设置横坐标的标签为 “X 轴”,plt.ylabel('Y轴')设置纵坐标标签为 “Y 轴”,plt.title('简单折线图')则给图表添加了标题 “简单折线图”。最后,plt.show()函数将绘制好的图表显示出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散点图: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,通过点的分布情况可以观察数据的趋势或规律。以下是绘制散点图的代码示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numpy as np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= np.random.rand(50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 = np.random.rand(50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scatter(x, y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xlabel('X变量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ylabel('Y变量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title('散点图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show(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我们依旧导入了numpy和matplotlib.pyplot。np.random.rand(50)函数生成了 50 个 0 到 1 之间的随机数,分别赋值给x和y作为散点图的横纵坐标数据。plt.scatter(x, y)函数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散点图。之后,同样通过plt.xlabel()、plt.ylabel()和plt.title()函数分别设置坐标轴标签和图表标题,最后用plt.show()显示图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柱状图:柱状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。绘制柱状图的代码如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tegories = ['A', 'B', 'C', 'D'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alues = [10, 20, 15, 25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bar(categories, values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xlabel('类别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ylabel('数值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title('柱状图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t.show(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这段代码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包含类别名称的列表categories和一个对应类别的数值列表values。plt.bar(categories, values)函数根据这两个列表绘制柱状图,每个类别对应一个柱子,柱子的高度由values中的数值决定。接着,通过plt.xlabel()、plt.ylabel()和plt.title()函数设置坐标轴标签和图表标题,最后用plt.show()将绘制好的柱状图显示出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umpy、pandas和matplotlib这三个包在 Python 的数据分析、科学计算和数据可视化工作流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通过正确导入它们,我们能够快速利用其丰富且强大的功能。对于初学者而言,熟练掌握这些包的导入及基础用法,就如同掌握了开启数据处理大门的钥匙,为构建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作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。这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,还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t.show()`将绘制好的柱状图显示出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umpy、pandas和matplotlib这三个包在 Python 的数据分析、科学计算和数据可视化工作流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通过正确导入它们,我们能够快速利用其丰富且强大的功能。对于初学者而言,熟练掌握这些包的导入及基础用法,就如同掌握了开启数据处理大门的钥匙,为构建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作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。这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,还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 图片声明: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,觅知网授权图片,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,360,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,如有侵权的图片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。

相关阅读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